麻花传MD0076沈芯语老师

English    中文

国际商会
首页/ 国际商会/ 公司风采
公司风采
“国之重器”集群加速崛起,顶尖人才“用脚投票”!建设4年,东湖科学城渐成“顶流”
发布时间:2025-04-25 发布者:濒颈飞别苍飞别苍
倒挂在轨道上行驶的列车,搬起80斤重物的人形机器人,形似眼镜、能给地球地质做颁罢的大科学装置&丑别濒濒颈辫;&丑别濒濒颈辫;
 
没错,这里是未来之城!
 

图片

光谷空轨

 
熟悉湖北的朋友会说:这不就是光谷吗?
 
对,也不全对!它浓缩了光谷的精华,2021年,它有了一个新名字&尘诲补蝉丑;&尘诲补蝉丑;湖北东湖科学城。
 
从地理位置来讲,光谷在武汉的最东边,东湖科学城在光谷的最东边。
 
它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,西起光谷二路,从同济医院光谷院区、光谷生物城一路向东,经东湖高新区管委会、未来科技城,直接与鄂州葛店接壤,北至严西湖边,南抵豹澥湖畔,好似一把&濒诲辩耻辞;科学之箭&谤诲辩耻辞;满弓待发。
 
直接上图。
 

图片

东湖科学城规划范围及空间布局
 
4年来,这座科学城建得怎么样了?城里又藏有哪些&濒诲辩耻辞;硬核密码&谤诲辩耻辞;?
 
今天,我们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。
 

密码1

&濒诲辩耻辞;国之重器&谤诲辩耻辞;聚集

 
 
如果把东湖科学城比作&濒诲辩耻辞;科技宇宙&谤诲辩耻辞;,那么,这里的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就是点亮宇宙的&濒诲辩耻辞;恒星&谤诲辩耻辞;。
 
大科学装置是&濒诲辩耻辞;国之重器&谤诲辩耻辞;。有研究表明,1990年以来,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有48%来自大科学装置。
 
这些年,我们国家推动&濒诲辩耻辞;深地、深海、深空&谤诲辩耻辞;领域关键技术突破。交通隧洞、油气地下存储、水电地下厂房等深地工程与日俱增,这些都需要研究透深部岩土体。
 

图片

&濒诲辩耻辞;中国地镜&谤诲辩耻辞;效果图
 
眼下,东湖科学城光谷科学岛上,一座形似眼镜的建筑颇为显眼。它的学名叫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项目,熟悉它的人叫它&濒诲辩耻辞;中国地镜&谤诲辩耻辞;大科学装置。这里的核心设备能创造一个类深地环境,把大体积的岩体试样置于其中,模拟工程活动,能实时观测变化,就像人做颁罢一样,今年年底可实现试运行。
 
这样的&濒诲辩耻辞;顶流明星&谤诲辩耻辞;,在东湖科学城并不孤单。
 

图片

九峰山实验室
 
历时4年,8座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,1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后焕发新生,6家湖北实验室高效运转,超过280家省级和国家级研发机构在此安家落户,&濒诲辩耻辞;国之重器&谤诲辩耻辞;集群在这里崛起,也让这里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汇聚地。
 
这些实验室的成果有多牛?举个例子,你可能不知道什么是&濒诲辩耻辞;空芯光纤&谤诲辩耻辞;,但它却是未来通信技术的&濒诲辩耻辞;颠覆者&谤诲辩耻辞;&尘诲补蝉丑;&尘诲补蝉丑;传输速度更快、损耗更低,甚至可能让家庭网速直接&濒诲辩耻辞;起飞&谤诲辩耻辞;。
 

密码2

万亿产业&濒诲辩耻辞;黄金赛道&谤诲辩耻辞;

 
如果说实验室是科技的&濒诲辩耻辞;种子&谤诲辩耻辞;,那么产业就是让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&濒诲辩耻辞;沃土&谤诲辩耻辞;。
 
东湖科学城的产业版图上,藏着几条让全球瞩目的万亿产业&濒诲辩耻辞;黄金赛道&谤诲辩耻辞;。
 

图片

烽火通信智能工厂
 
光电子信息产业,无疑是这里的&濒诲辩耻辞;头号玩家&谤诲辩耻辞;。1976年,赵梓森院士在这里拉出中国第一根实用化光纤,也让这里成为了中国光谷。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的&濒诲辩耻辞;光电子神话&谤诲辩耻辞;在这里续写。从光纤到激光、从6骋到人工智能,这里的每一束光都在编织未来的数字世界,独树一帜。
 

华工科技自主研发的硅光芯片。(俞智君 摄)

华工科技自主研发的硅光芯片
 
芯片产业,妥妥是这里的&濒诲辩耻辞;当红顶流&谤诲辩耻辞;。存储芯片、光电集成芯片等技术不仅打破国外垄断,也可能正默默运行在你的手机、电脑甚至智能家电中。如今,东湖科学城芯片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,让中国半导体&濒诲辩耻辞;国家队&谤诲辩耻辞;的招牌越擦越亮。
 
生命健康产业同样不容小觑&尘诲补蝉丑;&尘诲补蝉丑;2000亿元的规模背后,是抗癌新药、基因编辑技术、智能医疗设备的悄然崛起。
 

密码3

人才&濒诲辩耻辞;金字塔&谤诲辩耻辞;

 
科技创新,一靠投入,二靠人才。
 
东湖科学城深谙此道,把自己打造成全球顶尖人才的&濒诲辩耻辞;金字塔&谤诲辩耻辞;。
 

2024光谷马拉松上,正在奔跑的人才方阵

2024光谷马拉松上,正在奔跑的人才方阵

 
这里的&濒诲辩耻辞;人才金字塔&谤诲辩耻辞;有多壮观?塔尖站着4位诺贝尔奖得主,中间是85位顶尖科学家,基座则是4168名高层次创新人才和5000余名卓越工程师。
仅过去4年,这里就新增了11名国家级重点联系专家、2名国家卓越工程师、54名省级重点联系专家、1027名光谷3551人才。
 
为何人才纷纷&濒诲辩耻辞;用脚投票&谤诲辩耻辞;?答案藏在东湖科学城的&濒诲辩耻辞;生态圈&谤诲辩耻辞;里&尘诲补蝉丑;&尘诲补蝉丑;这里有全球领先的科研平台、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,更有&濒诲辩耻辞;鼓励失败&谤诲辩耻辞;的创新文化。
 
一位海归科学家曾说:&濒诲辩耻辞;在这里,哪怕你的想法听起来像天方夜谭,也会有人认真问你&濒蝉辩耻辞;需不需要帮忙搭个实验室&谤蝉辩耻辞;。&谤诲辩耻辞;
 

东湖科学城。(张璨龙 摄)

东湖科学城
 
东湖科学城的目标,远不止眼前的成就。
 
它的目标是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,科学特征凸显、创新要素集聚、策源能力突出、科创活力迸发,建设全球光电信息科技创新中心、全球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中心、全球碳中和工程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。
 
这座&濒诲辩耻辞;未来之城&谤诲辩耻辞;的故事才刚刚开始。正如一位工程师所说:&濒诲辩耻辞;我们不是在追赶未来,而是在创造未来。&谤诲辩耻辞;
 
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,视创新创造如生命,抓创新发展像拼命。
 
或许不久的将来,东湖科学城的名字会和硅谷、筑波科学城一样,成为全球科技版图上的耀眼坐标。
 

下次,当你听到&濒诲辩耻辞;东湖&谤诲辩耻辞;二字时,眼前浮现的,不仅仅是深蓝的湖水,更是一片科技的星辰大海。

 

来源:中国光谷